王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半年前的一次微整形竟成了噩梦的开始。为了追求更饱满的面部轮廓,她在某美容机构注射了所谓的"生长因子填充剂"。起初效果确实令人满意,面部线条圆润饱满,王女士满心欢喜。然而好景不长,不到半年时间,她的面部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组织不断增生,原本精致的轮廓逐渐变得肿胀不堪,就像发酵过度的馒头,医学上称之为"馒化"现象。
"每天照镜子都是一种折磨。"王女士痛苦地回忆道,"脸一天天变形,我害怕会彻底毁容。"在多方打听后,她慕名来到我院寻求帮助。面诊时,曾德浩医生发现王女士的面部因生长因子过度刺激导致软组织异常增生,下颌缘模糊不清,苹果肌区域肿胀明显,整个面部呈现不自然的臃肿状态。
经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综合评估,曾德浩医生决定采用SEER频谱智能清除术,此技术通过快速、直观的光谱数据图像获取技术,结合异物取出光导专利设备与高清3D内镜,对生长因子增生物作出定位,根据注射时长、发展阶段,逐层分析,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捕捉粉碎,全方位抑制存留的生长因子活性,阻断其生长信号,进一步提高取出率,大限度避免反复切除增生组织导致的二次伤害。
术后恢复显示,王女士的面部轮廓得到了明显改善,肿胀消退,基本恢复了自然的线条。更重要的是,SEER技术的应用使得生长因子取出率高达90%以上,极大降低了复发风险。"终于能安心地照镜子了。"拆线那天,王女士如释重负地说。
对此,奥美定修复技术研究院(原广州荔湾人民医院清奥中心升级)表示,"微整形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合法产品。生长因子国家明令禁止用于填充美容,一旦出现'馒化'等问题,务必及时就医。